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培养孩子的学业效能感,家长可以这样做

时间:2023-03-30 17:28:32  来源:  作者:

孩子进入初中后,还是像以前一样,总是要提醒、催促,甚至强迫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写作业?
 

这说明孩子的“学业效能感”可能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学业效能感”?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进行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当人们形成自我效能感时,会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和特点有信心,并且指导着我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反应。
 

自我效能感在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状态以及行为改变这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可能决定了我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做成某件事情的预期。
 

因此,学业效能感是指与学习有关的自我效能感。
 

学业效能感偏低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学业成就低、自主学习能力低、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低以及对学习成绩差不合理的归因方式和思维方式。
 

孩子的学业效能感偏低,并不代表其他领域的效能感不好。
 

换句话说就是他学习成绩不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不行,也不代表他对生活没有自信心。
 

家长通过协助和引导,孩子其他领域的效能感可以迁移或拓展到学业效能感领域,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学业效能感偏低的孩子,显著的行为就是学习磨蹭、拖拉,缺乏时间管理策略。
 

学业效能发展水平既受到孩子先天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和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业效能感呢?
 

01

引导孩子热爱学习

 

学校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单调,如果孩子缺乏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就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只能在痛苦和无奈中疲于应付。
 

再加上如果学习的压力和威胁过大,孩子就会更加反感学习。
 

班杜拉认为,保证学习必备条件的最好方式,是对孩子的努力提供援助,直至其行为发展到足以产生自然的持久的结果。
 

例如,孩子起初学习阅读时需要一定的鼓励,但在他们变得成熟之后,他们就可以为了在阅读中获得享受和有价值的信息而独自阅读。
 

此时,孩子的阅读效能感就建立起来了。
 

02

认识和遵循发展规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行为习惯,孩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是很正常的。
 

父母要学习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与态度,认识孩子的风格与能力,尊重孩子的天性,协助孩子制定符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孩子最愿意学习那些稍微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知识。
 

因此,家长在为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减少攀比、实事求是,不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03

协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有些孩子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玩耍时间,经常将假期作业留到最后,草草应付了事。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介入,与孩子一起评估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讨论每天学习和作业的数量及时间。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建立起符合自身特色的时间管理观念,不再需要家长总是催促自己学习和写作业了。

图片

04

教会孩子正确归因

 

孩子的学习活动会成功,但也会失败。
 

孩子如何归因,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归因理论,如果孩子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等内部可控因素,孩子就不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能帮助他寻找学习动力并坚持学习。
 

相反,如果孩子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一内部因素,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业效能感,选择挫折或逃避,不再坚持学习。
 

所以,家长在看到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时,如果断然就说他没有数学基因,这种扩大化并难以更改的归因方式,极有可能彻底毁灭孩子的数学效能感。
 

因此,父母既要谨慎自己的归因方式,又要及时与孩子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归因模式,并协助他们进行恰当的自我归因。
 

桂百晓五一学习力训练营适合在学习方面欠缺学习方法、成绩不稳定,想要改变现在学习不良的状况,但是行动力较弱的初中生。
 

通过给学员进行学业效能感测评,评估学员的情况,再进行解读,分析学员学业效能感低的原因,最后实践操作五步提升学业效能感的方法。